1. 挂载镜像进入,会自动判断32位还是64位,64位给予 x86_64 和 i686两种选择.
2.我直接x86_64 boot.
3.laodkeys "keymaps"作键盘映射, 我需要的映射文件在 /usr/share/kbd/keymaps/i386/qwerty/us.map.gz
4.分区 :我用cfdisk (伪图形界面),不用fdisk 找虐了.
5.mkfs -t ext4 /dev/sda1 格式化分区,mkswap /dev/sda3 ; swap 格式化后需要swapon /dev/sda3
6.mount 分区; mount /dev/sda2 /mnt(/ 挂在到/mnt )创建 /boot /home等,并挂载
7.编辑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 选择镜像
8.
使用 (脚本)安装 软件组。
# pacstrap /mnt base
9.
用以下命令生成 文件 (用 -U
或 -L
选项设置UUID 或卷标):
# genfstab -p /mnt >> /mnt/etc/fstab
10.
到新安装的系统:
# arch-chroot /mnt
11.
设置 :
# 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zone/subzone /etc/localtime
例如:
# ln -s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12.
编辑
/etc/locale.gen
,反注释需要的 locale,并用 locale-gen
生成正确的 locale 信息。
在 /etc/locale.conf
里设置系统偏好;单个用户请设置$HOME/.config/locale.conf
:
# echo LANG=your_locale > /etc/locale.conf
在 /etc/vconsole.conf
中加入和偏好。
对新安装的系统,需要再次设置网络。具体请参考 和 。
必要时配置 /etc/mkinitcpio.conf
(参见 ),然后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初始 RAM disk:
# mkinitcpio -p linux
设置 root 密码:
# passwd
13.安装引导程序
看wiki grub-install 需加--force
14.重启